站内搜索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议政建言

关于推动通沪协同发展的建议

来源: 教育界 发布时间:2018-06-05 字体:[ ]

南通滨江临海、紧邻上海,区域枢纽优势明显,产业发展基础良好,综合承载能力较强,对接服务上海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。但目前南通与上海协同发展存在不少问题,急需找出办法,谋出路子。

一、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存在的短板与不足

1.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。主要体现为中心城区面积小、人口少、经济占比低,中心城区沿江区域用地相对饱和、产业集群度较低,与上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,接受上海的“溢出”较少。

2.制造业急需提档升级。制造业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端,缺少核心技术、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,附加值不高,利润率低,新兴产业优势不明显,高新技术占比不高,制造业的吸引力、扩张与辐射力在长三角城市中群中的优势并不明显。

3.港口物流优势不明显。沿江主体港区陆域严重不足,导致沿江一系列港口发展受限。沿海港区投产码头较少,港口在发展定位、功能等方面雷同。

4.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。人口长期“净流出”,大量年轻人才、高素质人口外流严重。全市每万人口中人才占比在全省位次较低。特别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、研发人才、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,人才结构性矛盾明显,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。就目前看,虹吸效应带来的人才流失对南通而言并不有利。

5.通沪公共服务体系的对接有待完善。近年来我市社会保障覆盖面已经达到相当规模,但是与上海跨区域、跨制度转移衔接等流动性问题突出。在社会保障,交通等领域还面临着对接体制不够健全、可流动性差等不足。

二、加强通沪协同发展,破解南通发展的难题

1.进一步做好南通中心城区与上海的对接工作。南通中心城区要按照“一核四片区”的发展格局,主动对接上海的企业、科研院所,在核心区,重点在高新电子、高端装备、商贸餐饮、休闲娱乐、信息服务等产业与上海对接,打造都市型经济示范区。依托中央创新区,以大项目带动通沪科技创新联盟建设,解决产业基础性、关键性以及共性技术创新问题,促进技术吸收、转移、重构及应用。在中心城区的中部片区,依托通州城区,南通高新区,重点发展智能装备、新材料、航空等产业,利用上海科技和人才的优势,形成“研、产、销”高度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,改变南通的产业布局分散的不足,形成企业家要素、人力资本要素、人才要素、技术要素集聚,提升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水平,引领南通县区对接上海工作。

2.建立高水平的通沪制造业协同发展基地。南通制造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,需建设现代先进制造业通沪协同发展基地,对接上海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,从“上海设计、通沪协同制造、上海服务”的“南通配套”向“上海孵化、南通转化”的目标迈进。探索“研发在上海、生产在南通”、“孵化在上海、转化在南通”、“前台在上海、后台在南通”、“生产在南通、服务在上海”等通沪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。

3、推动南通与上海港口物流合理分工、协同发展。上海港深水岸线、超深航道及陆域空间缺乏,缺乏20m以上的超深航道,无法满足现代大型船舶停靠需要。上海港集疏运方式单一、成本高。南通港有‘硬件”的优势,南通港长江港区江面宽阔,一般在lOkm以上,水深10-15m以上。沿海洋口港具有深水航道,最大水深可达30m,25万吨级航轮可趁潮进出,水深在全国少有。南通港要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港的合作,科学规划,合理分工,错位发展,实现互利双赢。

上海洋山港主要发展远洋集装箱干线运输,来自苏南、皖南地区的货物也依靠上海港作为出口港,给上海港散货运输造成很大压力,南通沿江港区和洋口港区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、苏北地区的散杂物运输的中转运输港,要以此为契机,积极承接上海港口散杂货运输的业务的转移。

在发展港口物流的同时,南通临港产业也要加快发展,加快构筑“优势互补、以港兴业、互为支撑、整体推进”的业的发展格局。

4.集聚高层次人才,形成人才高地。深入实施“江海英才计划”和产业人才发展“312”行动计划,开展人才工作,重点引进院士、“千人计划”专家等高层次人才。在上海重点高校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,实现人才精准对接。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合作,共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。加快推进上海零号湾南通创新创业基地、复旦大学南通技术转移创新集聚区、上海交大南通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。

5.全方位、高水平做好通沪公共服务体系的对接工作。推进畅通南通与上海等城市的“一卡通”使用平台,使南通市民可以持一张卡,畅行长三角重点城市。继续寻求省级人社部门的支持,加大制度创新力度,打破南通与上海之间社保、养老等服务保障体系的阻碍。推进与上海无差别的保障体系建设,免除两地人口迁移的后顾之忧,吸引更多的上海人来南通创业、就业、养老、定居。借助沪通铁路长江大桥、沪通铁路、沿江高铁、南通地铁等项目相继建设的东风,逐步完善通沪城乡公共交通网络的对接,使得南通的地铁、公路、公交体系尽快接入上海的公共交通体系,方便通沪人员的往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作者包耀东系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副院长)